热点
办公系统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APP
无障碍浏览
首页
机构
机构设置
职能职责
领导介绍
处室设置
办公室(信访处)
规划财务处
信息统计处
政策法规处
体制改革处
行政审批处
综合监督处
卫生应急办
疾病预防控制处
重大传染病防治处
基层卫生处
民族卫生处
妇幼健康服务处
医政医管处
药物政策处
食品安全处
计生指导处
计生家庭处
流动人口处
宣传处
国际合作处
干部保健处
干部医疗处
人事科教处
离退工作处
机关党办
省纪委驻委纪检组
信息
基本信息
规划计划
纪检信息
人事信息
政务舆情回应
统计信息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
重点工作公开
行政权力
财政资金
民生工程
安全卫生
公共企事业办事
新农合
医疗卫生领域
重大建设项目
“五公开”推进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文件
政策文件及解读
转载国务院文件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服务
互动
主任信箱
咨询投诉
意见征集
网上调查
网上举报
在线访谈
常见问题汇编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件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政策解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
【发布日期:2016-07-15 】 【
关闭
】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刘毅就《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近年来,在我省大型医疗机构“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的现象愈来愈严重。这种“看病乱”的现状不仅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更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水平提升,大型医院无法“精益求精”,影响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重要部署以及《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的要求。因此,我省自 2014年10月1日起先于国家全面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全域实施分级诊疗的人口大省。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后,为进一步巩固完善我省分级诊疗工作,我们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当前我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本《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出台意义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实施意见》,对我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标,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实现。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与应用,实现全省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基本建立起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双向转诊服务体系和以签约服务为基础的基层首诊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服务量占比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就医秩序明显改善。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型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
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进一步明确其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促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作用。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和接收下级医院上转的疑难重症患者,并通过对口支援、远程医疗、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
城市二级医院主要向区域内人口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接收城市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术后恢复期、康复期及危重症稳定期等患者,同时接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的疑难复杂疾病患者。
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同时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各级各类专科医院提供相应的专科医疗服务,接收下级医疗机构向上转诊专科医疗服务。
五、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基础。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优质资源匮乏,需要通过对口支援、建立医联体、医疗集团、远程医疗等手段,促使城市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通过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尤其县医院能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方式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造血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自觉自愿到基层就诊。因此,强基层措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
六、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保障机制
《实施意见》提出了六项保障机制,需要不同部门通力配合,共同建立完善。一是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要求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二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三是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引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四是基层签约服务制度,引导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组成,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五是建立急慢分治管理机制,制定全省统一的急救指挥中心平台标准,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健全急诊患者预约转诊机制,确保急诊患者就急、就近、就优治疗。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进一步健全慢性病患者日常管理制度。六是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七、广大人民群众和患者如何参与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改变原有的就医观念和习惯。通过公共媒体等手段,提升广大社会群众的疾病防治知识和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患者树立科学就医理念,提高科学就医能力,合理选择就诊医疗机构。
[打印]
[关闭]
省(区、市)卫生计生部门
市(州)卫生计生部门
直属单位
·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
·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
·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
·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
·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
·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
·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
·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
·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
·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
·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
·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
·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
·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
海南省卫生计生委
·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
·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
·
陕西省卫生计生委
·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
·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
·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
·
大连市卫生计生委
·
青岛市卫生计生委
·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
·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
·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
·
成都市卫生计生委
·
德阳市卫生计生委
·
绵阳市卫生计生委
·
眉山市卫生计生委
·
泸州市卫生计生委
·
南充市卫生计生委
·
自贡市卫生计生委
·
内江市卫生计生委
·
宜宾市卫生计生委
·
乐山市卫生计生委
·
雅安市卫生计生委
·
凉山州卫生计生委
·
遂宁市卫生计生委
·
达州市卫生计生委
·
巴中市卫生计生委
·
广元市卫生计生委
·
广安市卫生计生委
·
资阳市卫生计生委
·
阿坝州卫生计生委
·
甘孜州卫生计生委
·
攀枝花市卫生计生委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
·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
·
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
·
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网站说明
|
免责说明
主办: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6139136
蜀ICP备15013137号-1 您是第 9374002 位访问者